——县委书记权永壁烈士传略
权永壁,朝鲜族,中共党员,又名金昌万、权昌郁、金秀南,1909年出生于朝鲜咸镜北道镜城郡的一个贫苦农家庭里。在他诞生的第二年,朝鲜就被日本帝国主义者占领。日本侵略者对朝鲜人民实行了暴力镇压,无数爱国者惨遭日本警杀害。许多爱国志士离开朝鲜,流亡到中国东北。1929年,权永壁也随同其他爱国志士一道来中国东北,落脚在吉林省延吉县瓮区东沟村。
1931年“九.一八”事变,日本帝国主义又侵略了中国东北,权永壁的家乡被日军占领。日本侵略者烧杀抢掠的罪行,激起了权永壁心中的抗日怒火,他积极投入了反对日本侵略的革命运动,并在同年加入了中国共产党。
1932年,延吉县党组织建立了抗日游击队,党派权永壁同志到游击队工作。延吉游击队活动在依兰沟一带,夺取地主的武装,攻打自卫团公驻所,袭击敌人汽车,同年5月在依兰区吉青岭袭击日本关东军,给敌人以有力地打击。游击队在斗争中迅速壮大起来,并开辟了游击区。
1933年权永壁同志担任延吉瓮区党委书记,他积极发动广大群众,建立农民协会,反帝同盟和互济会,组织群众生产,支援游击队的抗日武装斗争。游击队有了游击根据地,党组织和人民群众积极支援,游击队不断壮大,不仅能够保卫游击根据地,而且还依游击根据地为据点,到敌人后方进行活动,围剿小股敌军和进行政治宣传工作。同年11月,为适应游击根据地工作的需要和武装斗争不断发展的要求,党决定在游击区内建立起人民革命政权,权永壁同志在政府中担任了重要职务。人民政府的政纲是实现反帝反封建的民主主义任务。在当时处于同敌人对峙的困难条件下,将逃跑的日本帝国主义及其走狗的土地分配给农民。为保证游击队的供应,还设置一些小型病院、被服厂、兵工厂等后方机关,对支援抗日武装斗争曾起过重要作用。
1935年,日本帝国主义加紧了对游击根据地的围剿,推行了“归村并户”等一系列反动政策,给游击区军民带来了巨大困难。根据党的指示,权永壁同志带领军民撤出了根据地,向安图县车厂子方向转移。在车厂子工作期间,根据党组织的安排,权永壁同志到人民革命军担任政治指导员工作。对加强军队的爱国主义和国际主义教育,提高指战员的政治觉悟,对于树立自觉的革命的军事纪律方面做了许多工作。
1936年,党为了团结一切抗日力量,扩大并加强抗日武装,决定将人民革命军改编为抗日联军,东满人民革命军改编为抗日
联军第二军,权永壁同志在二军六师担任师政治部宣传科长,随部队活动于东、南满各地,开辟新游击区域,进行抗日宣传工作。同年3月,权永壁同志所在部队经安图到达抚松东岗。在具有伟大历史意义的“东岗会议”上,决定以长白山为中心,建立长白、安图、抚松、临江等县新的游击根据地。根据会议精神,权永壁同志率领30余名优秀的政治工作人员分赴长白各地开展群众工作,创建游击根据地。为了掩护工作,他化名金昌万与黄锦玉同志扮为“夫妻”,以种地为名,在官道巨里屯一带(长白县十七道沟)发动群众,建立和发展党的组织。经过他们的积极努力,很快就建立起以李悌淳、徐应镇为首的“祖国光复会长白县委员会”。
1937年春,长白县游击根据地以二十道沟、十七道沟和桃泉里为中心,迅速扩展到全县大部分地区。为了适应工作需要,党决定建立长白县委,隶属南满省委。权永壁同志担任县委书记。
长白根据地的建立,给敌人以很大的威胁。为保障后方安全,日本侵略军在长白县内实行了“归村并户”政策,企图割断抗日联军与人民的联系,同时展开了“大讨伐”。抗日联军在长白的大德水、小德水、半截沟、十三道沟、二道岗、黑瞎子沟、红头山、桃泉里、鲤明水等地同敌人进行了激烈的战斗,歼灭了大量敌军,粉碎了敌人的“大讨伐”。巩固了长白根据地。在中朝人民的处境极为困难时期,权永壁同志带领全县爱国的各族人民群众,冒着生命危险,冲破敌人层层封锁,为抗联部队送粮、送物资,积极支援抗日联军对敌作战,对取得反讨伐和每次战斗的胜利作出了重要贡献。
1937年10月,由于叛徒的出卖,长白县委和“祖国光复会长白县委员会”遭到严重破坏,权永壁等大部分县委领导同志被日警逮捕。权永壁同志受尽了严刑烤打,但他以共产党员的坚定立场,对日警进行了顽强的斗争,保守了党和抗联的机密,维护了中华民族的尊严。敌人一无所获,便恼羞成怒,判处权永壁同志死刑,先后押在朝鲜惠山、咸兴监狱,后又转入汉城西大门监狱。在长达8年的监狱生活里,他坚信日本帝国主义必败,共产主义必胜的坚强信念,始终坚持革命活动。在抗战胜利前夕,大批革命者惨遭杀害。1945年3月,权永壁在汉城英勇就义,时年仅36岁。
权永壁同志是优秀的共产党员。他从青年时代起就投身于革命,转战白山林海,为抗日播下了革命种子。他的一生,是坚定的共产主义者的一生。他为中华民族的解放事业英勇献身,浩气贯长虹。权永壁同志将永远活在我们的心中,他为共产主义事业奋斗的精神永垂不朽!